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13篇)关于入院前急救制度材料7篇(2024年),供大家参考。
关于入院前急救制度材料合辑(13篇)
篇1
一、目的 院前急救设备齐备,人员装备办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进步医疗效劳量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企业管理、司机。 (三).由企业管理长、护理责任企业管理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经常使用急救器材残缺率必须保证到达100%,并常常保持救护车厢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职员实行院前抢救工作,并做好记实。 (五).救护车司秘密熟习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优良,做好车辆的维护、调养和年审。 四、工作顺序: (一).救护车设施谋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信器材,由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定时企业管理,认识领会上一班的救护情况,据守岗位,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缘由,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企业管理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 不得谢尽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4.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举措迅速,处理武断,根据病情面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固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删援。 1、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拯救和维持根本生命,加轻途中疾苦和并发症,夸大对症治疗。 ①保持呼吸系统功效(包孕吸氧、吸除痰及排泄物,呼吸镇静剂,心对口野生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吸吸等)。 ②维持轮回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搏器的使用,有生命伤害的心率企业管理的药物治疗等)。 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节制癫痫等)。 ④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脑、胸、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⑥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途中救护: ①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为避免忽然刹车时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当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纳座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平稳;
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毁伤;
苏醒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
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殒命,应具体询问患者家眷或在场人员,理解病发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白通知其眷属或在场人员。死亡缘故原由证实由企业管理门出具。 4、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遵从急救指挥中心、企业管理、*安人员的调度安排,珍爱有执法纠纷的现场。 5、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院前急救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院前急救制度 篇2
一、目的 通过对急诊患者接诊过程进行控制,使急诊患者及时、准确得到诊治,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救,避免多科转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患者的接诊服务。 三、职责 (一)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接诊、分诊工作,按医嘱及时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服务。 (二)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指导接诊、分诊工作,协调解决急诊患者接诊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意外。 (三)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协调解决特大意外、灾难事件及大的`纠纷。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专门设立一急诊班护士,负责接待来诊急诊患者,24小时值班。 (二)接诊护士应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并介绍环境,交待注意事项及患者须知。 (2)对外伤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 (3)高热患者按医嘱予以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历上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 (4)急诊护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并参加抢救工作,开通各种抢救通道,准备各种抢救仪器。遇到因科内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急诊患者(如心脏破裂、股动脉破裂等)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如开通静脉通道等)。 (5)遇到由路人送来的无名氏,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询问他的地址、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联系其家人或朋友。 (6)对神志不清而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接诊护士和医生同时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并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随身物品所提供的资料,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院前急救制度 篇3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院前急救制度 篇4
一、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做好院前急救准备工作,检查急救车辆、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达100%,保证急诊出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确保绿色生命通道畅通。 二、接听电话时应问清患者姓名、年龄、简要病情、地址及联系方式,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登记本上。如遇病情凶险者,应电话指导病人家属现场施救或急送当地医院抢救。 三、接到出诊电话后,白天一分钟内、晚上三分钟内出车,急救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报科室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四、接诊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作简单的.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掌握第一手资料,酌情作急救处理。 五、现场急救时,护士执行医生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并将xx保留,与医生共同查对后方可丢弃。如抢救30分钟后无效死亡则当场向家属宣布死亡,无家属者由司机负责联系联系家属到场。 六、根据病情向病人家属简要说明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病情危重者必须征得家属同意并填写危重病人转运同意书(医患双方签字)方可转运。 七、病情危重复杂者,在转运途中及时通知医院总值班和相应专科做好抢救准备,请他们调度好相关科室(包括放射、CT、B超、心电及各专科人员),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八、转运病人回院途中,医护人员不得坐在驾驶室内,必须守护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在院前急救病历本上。注意运送途中车内人员安全,包括固定好担架,提醒患者家属坐稳扶好,不靠车门等。 九、病人在当地医院救治需转运者,必须征得当地医院值班人员同意。 十、回到医院后,医护人员必须护送病人到相应科室,与值班医师交接后才能离开,必要时协同科室抢救。 十一、院前急救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或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和口罩,如手或身体其它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
如考虑为传染性疾病,须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十二、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院前急救科领导要*织足够力量亲临*织抢救,并通知有关科室做好接诊、抢救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十三、遇全部出诊又有急救任务时,白天报医务科,夜间报院总值班安排有关科室医护人员增援。
院前急救制度 篇5
1、服从120指挥大*的指挥调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急救站工作人员按分工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制度;
3、实行24小时值班制,急救站按要求安排充足的值班急救人员和急救车辆,不得出现因人员、车辆、急救设备物品等空缺而影响院前出诊工作。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车辆、车载急救单元的急救设施、物品和药品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经常保持急救车辆整洁、卫生,符合感染质控要求,时刻处于待命出发状态;
5、接到出诊指令后,出诊医生、护士、急救员和司机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
6、出诊途中必须与报诊方取得联系,进一步确定接车地址,急救医师给出进一步的现场自救、互救指导;
7、到达现场,以出诊医师为组长的急救医疗小组应立即展开救治,动作迅速,处理果断。严格执行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对病人及家属态度适度,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8、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对病人的.生命指征立即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如病人确已救治前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告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留取证据。未经抢救者,不能出具死亡证明。疑似非正常死亡的经抢救患者,迅速报警110,由*安部门出具验尸证明后,方能出具死亡证明;
9、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下达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凡经抢救的病人,应有详细病案及抢救记录。 10、现场救治结束,急救人员必须将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等认真检查核对,整理归位带回,将所有的医用废弃物(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用过药物空xx、液体空瓶、消毒用的敷料等)要集中带回进行处理,不得遗留救治现场;
11、病情紧急时应就地抢救,病情允许后方可搬运。若病情许可应尽快将病人安全转送院内进行救治,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随时采取救治措施;
12、对出诊不需要来院或拒绝来院的伤(病)者,要求有完整的签字凭证,现场将院前急救病历患者持有联交付对方并有记录凭证;
13、出诊现场与出诊命令单内容有出入时(地址、伤病情、人数等),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反馈,不得隐瞒或擅自处理;
14、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有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120指挥中心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交通堵塞、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使时,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辆;
15、转送病人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应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救治病人;
16、将病人转送本院或他院急诊科后应按照院前与院内病人交接班工作制度作详细交接,并认真填写《郑州院前急救交接记录单》;
17、详细书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病历要完整、清楚、准确、扼要,签字完善;
18、返回后及时补充抢救药物、更换急救物品、清洁消毒车辆等。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可站内待命时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操作车载GPS或电话回馈);
19、院前工作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和标准预防措施、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等;
20、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其他灾害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指挥中心,听从统一指挥,不得擅自处理。接到通知的相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院、科领导应迅速*织足够力量并*织抢救,或请求现场增援。与*安、消防和防疫等部门进行联动,保证完成院外救护任务;
21、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救治工作,在积极抢救伤(病)者的同时,要做好各种记录、登记,包括详细地址,家属及陪同人员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病人发病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及人证、物证、旁证等,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院前急救制度 篇6
一、实战演练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全面评估院前急救能力,强化急救意识,规范救治流程,检验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查找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不足,进而达到持续改进工作质量、锻炼认伍、提高我院院前急救服务水平之目的。9月1日我院*织了院前急救模拟演练。由副院长带队组成的评估小组抵达天星广场对我院急诊科急救出诊时间、出诊物品携带、出诊记录书写、急救现场处置以及院内急救配合等情况进行了实地演练。 二、演练步骤 演练时间:20xx年9月1日09时00分地点:怀化市天星广场 科目: 1:心跳骤停病例急救;
2:颈椎骨折病例急救由雷春湘副院长、陈继松副院长组成的专家考核组及医务科长邹明英对整场演练进行全程测评。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参与观摩。 演练人员: 1、内科组:孙惠强住院医师、廖海霞护师、向快生司机。 2、外科组:邓伟住院医师、彭慧主管护师、林华司机。 三、考核内容 接听电话反应时间;
出诊反应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车内急救药品及抢救物品齐全;
到达现场后处理原则、流程及急救水平;
徒手心肺复苏术及电除颤;
送往医院反应时间;
院前急救病历完成时间及情况。 四、演练结果反馈 经过历时一个小时的"演练,急救系统的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方案,全员参与,视集体荣誉为最高使命,体现了贯彻院部决策的执行力度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中主任护士长的精心准备、身体力行,为此次演练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从前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医生都可以在急诊科独立值班,如今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专科医生固定到急诊科以后,需要学习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逐渐达到一专多能、业务熟练的程度。每年一次的急救实战演练,就是从制度上完善急救体系建设,进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现将此次演练的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接听电话反应时间在10秒内;
出诊反应时间为1分钟;
接听电话至到达现场反应时间为4-8分钟。整个演练完成时间:60分钟 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1、救护车所携带的急救物品不齐全,无颈托等物品。 2、医生在现场问诊要点不全面,颈椎外伤患者未询问肢体活动情况及胸腰椎情况。 3、医生行心肺复苏术时,没有盖纱布即行口对口吹气。 4、电除颤操作不熟练,遗漏了心电图、选择除颤能量、非同步除颤等重要步骤。 4、护理操作中没有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及吸氧,建立通道之前没有询问医师使用何种液体。 5、抢救过程中口述医嘱未得到重复。 值得肯定之处: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急诊救治能力的必备条件)。 3、业务流程中突出了几大亮点 急救反应时间迅速;
有针对性院前急救与急诊科交班;
院前急救病例书写准确、清晰、完整。
院前急救制度 篇7
一、检查项目: 1、护士长工作手册 年度计划、季计划、周计划、周总结,能按时完成。 2、护理培训记录本 每月业务学习计划有安排,能按时*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有记录,科室考试有成绩,有签到登记。 3、质量管理方面 科室有质控小组、质控成员名单、检查记录、月总结,有改进措施。 4、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流程齐全。 5、车辆管理方面 有急救车辆管理办法,车辆维修保养有记录,有车辆保险、入户等使用相关手续,车辆加油有登记,各车辆百公里油耗每月有对照。 二、存在问题: 1、护理培训方面:晨会提问每周两次未能及时做到,业务学习个别无课件。 2、质量控制方面: (1)院前急救病历:个别医生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有漏项、主诉表达不确切、有时未用医学术语。 (2)调度登记有涂改、字迹不清晰、登记数据不准确等现象。 (3)个别医务人员出诊时未能严格执行出诊制度。 (4)急救车辆因条件有限设备不齐全(缺心电图机一台、血糖仪两个)。 (5)急救标识不统一,不符合规范。 (6)缺一名跟车护士,其他护士连续加班,工作时间太长,身心疲惫,影响工作质量。 三、整改措施: 1、*织医生学习院前病历书写规范,请临床专业医师指导病历书写,使病历书写达标符合要求。 2、护士长、质控人员加强质控力度,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将急救车上所缺仪器配备齐全(心电图机、血糖仪)。 4、向院领导申请更改不符合规范的急救标识。
院前急救制度 篇8
为规范开展疾病应急救助工作,解决身份不明或无能力负担医疗费用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依据国家卫计W《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工作的通知》以及X政办发【X】号《XX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经研究对我院疾病应急救助规定如下: 一、救助对象及身份界定救助对象: 全省行政区域内无法查明患者身份的急救病人。即“三无“病人主要指接受抢救治疗时,无身份证明(姓名和居住地)、无责任承担机构(或人员)、无抢救治疗经费的等符合急危重症抢救标准的病人。 二、处理原则与制度 1、任何科室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三无”病人及符合急危重症抢救标准的病人。接收“三无”病人后,科室应积极救治,救治程序按照国家卫计W《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进行。 2、首诊负责与专科收治原则。 3、人文关怀原则。“三无”病人清醒稳定后,相关科室应积极帮助病人确认身份,联系家人。对于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的“三无”病人,相关科室应协调人力做好生活护理工作。 4、登记报告制度。“三无”病人来院、转科时,相关科室务必做好登记工作并认真填写《XX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审批表》,表内各项不能遗漏。未填写或填写不清楚而造成无法核实身份、漏费、欠费的,责任由该科室自负。门诊号及住院号或身份证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唯一信息。诊疗须按照国家卫计W《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进行。 5、医院在接收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后,应及时向当地派出所、民政机*书面报告,由派出所、民政部门对救助对象进行身份甄别、负担能力认定。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核实的,由事发地*安交管部门经办。 6、疾病应急救助结束后需救助的.对象,应及时与当地民政救助机构联系,转入民政救助机构实施民政救助,并完善交接手续。 7、在疾病应急救助对象救治过程中死亡的,应及时通知当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门,完善相关手续,遗体由殡葬机构负责处理。 8、医院对疾病应急救助对象发生的救治行为和急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 9、收治疾病应急救助对象的科室和医生严禁虚报信息套取基金、过度医疗等。
院前急救制度 篇9
为系统的规范急性危重病人的接诊、检查、抢救、治疗,使急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制度)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特制订本规定。 一、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可能在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外伤如:车祸及其他原因致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血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3、妇科急症如: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羊水破裂等。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 1、院前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2、院内抢救 ①病人到达急诊科或各专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②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后负责抢救的医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和补记医嘱。 ③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相应的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④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腹内脏器破裂出血、妇科急症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立即通知专科医生直,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抢救病人,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⑤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病人,由科主任或医务部主持会诊,会诊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参加,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织抢救。会诊记录由首诊医师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病人应收入ICU。 ⑥所有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三、门诊抢救绿色通道 1、门诊发现需要抢救病人,由接诊医生和护士现场抢救,*织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如诊断明确,可由专科医生接诊,决定进一步治疗,如不能快速明确诊断,由接诊医生送急诊科。 2、接诊医生在没有其他医生接收时,要对病人负责,在交接病人时要完成门诊抢救病历,与接收医生进行交接。 四、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1、进入急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2、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生前往。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3、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①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②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③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血凝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④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4、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5、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应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6、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W托人,必须报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五、报告和会诊 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并及时报告医务部(节假日和夜间电话报告),科主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织和协调抢救工作,在抢救病人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主管院长、医务部协助。
院前急救制度 篇10
为了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实战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职责包括: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尽心尽力,密切配合; 3、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4、自觉参加教育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5、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的维护、保养,保证性能良好; 6、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7、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重特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条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矿应急救援队伍是推进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第三条 加大投入,建立应急队伍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应急队伍经费保障力度,要加强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第四条 加强协同配合,完善应急队伍运行管理机制。 第五条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每年都要制定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计划,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应急人员,进行集中讲授和现场培训,开展相关应急管理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素质。采用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积极开展多种应急队伍参加、多部门协同配合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六条 执行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支持应急队伍建设与发展。通过学习、各类演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院前急救制度 篇11
1、在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2、每月*织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安全意识,以防范为主。 3、加强科室安全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检查通讯设备,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 4、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履行各级人员的"职责。 5、积极配合医院保卫科作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完成各项急救任务。 6、每周对科室安全方面进行一次小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汇报上级部门。 7、消防设备应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保证消防设备完好、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本科室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 8、做好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并有记录,以防范事故隐患。
院前急救制度 篇12
1 目 的 为了预防公司事故的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工作计划, 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 2 范 围 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及其所在单位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安排承担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 (五)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
(六)自救、互救知识 (七)应急通讯联络方法 (八)应急救援案例 4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织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5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总结应急演练情况 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并将方案、改进措施和总结报告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6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设立值班电话,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 7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运行正常,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院前急救制度 篇13
1、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2、制定全厂性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织演练。 3、根据生产经营及建设施工的特点、范围,对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织演练。 5、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准备应急救援的"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
上一篇:(12篇)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代表在巡回宣讲会演讲材料汇编 下一篇:返回列表推荐访问:(13篇)关于入院前急救制度材料7篇 入院 急救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