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学习贯彻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加快推进全市网信事业发展,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管网治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促进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行动指南和价值遵循,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2023年7月14日至15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鲜明地提出我国新时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大使命、重大任务以及重要原则,强调要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地回答了我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以及如何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我国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业发展、以网络文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全局性、根本性以及方向性的战略部署、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理论逻辑。
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逻辑的重要基石。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和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好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科技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促使劳动资料使用方式的革新,更好地开发劳动对象的潜在效能。马克思认为“科学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先进的生产力有助于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
反之,落后的生产力会阻碍生产关系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普及,人类由电气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并且正朝着智能化时代大步前进。网络信息技术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步步推动产业变革进程,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发展,更加有力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正确性和前瞻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传承与创新,强调科技在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将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旨归,深刻影响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的思想体系中,便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与最终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在推翻资产阶级旧社会后,人们将迎来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本质的新社会,在这个新社会中,阶级对立和等级制度将不复存在,人将以“真正的个人”去实现对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的双重超越,个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身,进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他们提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故要实现新社会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即整体自由,需要更好地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两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置身于网络空间之中,而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空间的虚拟延伸,将虚拟实践、虚拟主体以及虚拟社会关系充分地展示出来,更加体现出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高度关注如何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信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回应民众关切,畅通网上民意反馈渠道,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完善网络立法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每个人都可以共享网络强国建设成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全社会共建共享网络空间,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让民众参与到网络治理的监督与决策工作之中,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推动民众通过互联网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揭示网络发展的一般规律,注重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创新。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强调人类命运与共,以互联互通代替以邻为壑,以合理的网络空间治理秩序代替部分国家的网络霸权主义,旨在共谋全人类网络福祉,共建共享网络美好家园。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强调将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有机结合,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实现德治和法治相统一,倡导多元化主体依法参与到网络空间治理和监督中来。同时,善于抓住网络空间治理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方面,如提出实现技术创新以攻克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不让技术“卡脖子”,以及网络空间治理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等重要论断。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是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我国的网络强国建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必须直视网络空间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快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进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切实维护我国网络安全以及发展利益,稳健推动我国网络强国建设。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我们党历代领导人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的继承和发扬、对人类网络建设有益成果的借鉴,彰显出鲜明的历史逻辑。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所孕育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依法治国”以及“以德治国”等理念,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历史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网络强国的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依法治国”,完善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加快网络建设法治进程,也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找到历史依循,如“观俗立法”“法与时移”以及“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等等,重视法律对国家社会治理以及对民众的规范所起到的作用,指出法律应随社会变迁、社会需要、社会公序良俗进行更新。出自《论语·为政》的“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原则来治理国家,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推行德治。这一思想在推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前提下“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促使网络赋能精神文明,更好地培育网络文明,加快网络强国建设。除此之外,“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讲信修睦”以及“任人唯贤”等思想,都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积淀了本土历史文化基础,为推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
汲取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智慧结晶。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必须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强调了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并且在1992年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重要论断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将信息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指出:“对信息网络安全的保障和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同时,江泽民同志察觉到培养网络技术人才、提升党员干部网络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把学习信息网络化知识作为一项紧急任务”,这一论点被习近平总书记用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开设领导干部网络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懂网、用网、管网的能力,培育一大批善于运用网络技术的信息化人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攻破信息资源行业的核心技术的必要性,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提出要进一步“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胡锦涛同志还倡导通过互联网这一纽带,畅听民意,畅通人民在网上参政议政的渠道。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统筹网络发展与网络安全,充分保障人民在网络世界中的基本权利,“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借鉴吸收了人类网络建设的有益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从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际出发,积极吸纳人类网络建设中的有益成果,以提升我国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地域辽阔、网民数量庞大的俄罗斯强调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通过陆续颁布《俄罗斯联邦通信法》《有关信息、信息技术和保护信息法》以及《俄罗斯联邦网络主权法》,构成俄罗斯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颁布《有关2020年前国际信息安全的国家基本政策法令》《俄罗斯联邦信息社会发展战略》等法律文件来治理具体的网络安全工作。同时,俄罗斯通过打击网络犯罪、加强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组建信息战部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加快实施电子产品国产化等多种手段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美国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拥有着国际领先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治理经验也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提供了借鉴。美国推崇“多元治理”,即政府、行业、社会以及网民个体都参与到治理环节之中,以“多利益攸关方”模式来建设开放、互操作、可靠、安全的互联网,进而打造稳定的网络空间国际伙伴关系。同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颁布《互联网用户隐私权力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直接针对互联网的法案,来健全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网络治理经验也推动着我国网络强国的建设进程,例如欧盟大力支持网络安全研究,英国将网络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视为一样重要,以及日本推行严格的行业自律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借鉴吸收国外网络建设成熟的治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提取其中适合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具体实践的有益成分并进行吸纳创新,同时也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为人类网络建设、共建网络文明提供中国方案。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作为实践逻辑。
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始终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充分发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实施纲要和发展规划,对推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进行全面部署。首先,坚持党对网络强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议及网络建设工作时指出:“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完善网络空间治理的顶层设计,将网信工作纳入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之中,并且放在重要位置,实现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必须加快培育一批懂网、用网、管网的党政人才。加强网络技术专项培训与教育,切实增强党政干部应对网络发展新问题新趋势的本领,提升干部队伍对网信工作的履职能力,选拔具有创新意识、战略意识的青年人才加入网络空间治理的干部队伍,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组织支撑,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络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在网信工作中的话语权与领导权。此外,要充分协调和发挥好社会各方的作用。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凝聚网络多元主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其监督、创新、反馈、组织以及咨询等作用,创新网络空间治理工作思路,健全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网络舆情响应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空间多元主体综合治理体系,努力打造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全民参与的网络空间治理新局面,实现整个社会对网络空间的全面监督,凝心聚力将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是历史的主体,网信事业是属于人民的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始终贯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实践逻辑,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价值准则。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网络强国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作为追求目标,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旗帜鲜明地回答了网络发展“为了谁”的重大问题,将人民置于网络强国建设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办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网络家园的精神需要。一方面,注重构筑人民的网络精神家园。建设天清气朗的网络空间,坚持以网络文明赋能精神文明,不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网络文明,使网民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坚持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在网信工作的各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通过畅通民意反馈渠道,为打造人民的网络精神家园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将实现网络空间的公平正义作为价值旨归。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打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出台一系列保护网民个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提供均等化、便捷化的网络空间服务,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数字差距,进一步保障人民在网络空间中的合法权益,坚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实现网络空间中的公平正义。
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始终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软实力”,对推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如何使用好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直接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网信工作必须坚持“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强国建设之路,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二是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塑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要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网络内容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引领人们的思想,打造优质的网络文化品牌,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完善舆论监督机制以及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扫清网络空间的“灰色地带”,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进程,提升政府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
同时,要把握好网络舆论传播的时、效、度三大特征,增强舆论管理机制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根据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四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运用大数据以及高新技术,甄选出负面舆论信息并加以处理,扩大积极向上的网络内容传播范围与传播力度,及时启动舆情应急处理机制,让信息技术为正能量发声,传播主流价值,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始终坚持统筹网络发展与网络安全。统筹网络发展与网络安全,建成更高水平的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网络安全观,强调网络安全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相对性以及共同性的基本特征;
同时,厘清了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中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开放、发展与管理、防御能力与威慑能力以及关键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意识这五大关系。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现阶段我国在网信的诸多领域和方面同国际社会的其他国家相比较仍处于明显劣势,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网络安全包括了国家层面的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个人层面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网络安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建设,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同时,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网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的作用,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推进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聚焦科技前沿,放眼当今世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对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大政府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力度,善于洞悉网信市场的发展趋势与重点需求,重视网络科技人才的任用,逐一打破重点发展领域存在的技术壁垒,不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互联网+”,将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网络安全是实现网信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安全的网络环境,网络发展便无从谈起;
反过来,网信事业的发展又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化可以更好地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必须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统筹网络发展与网络安全,做到同步推进,确保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始终注重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科技革命,世界各国通过互联网联结得更加紧密。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5年12月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并且提出应当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四项原则以及“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五点主张,倡导世界各国共建共享共治网络空间。在接下来的三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申明互联网发展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号召世界各国在互联网治理上要做到共治共享、共进共赢,通过务实合作强化互信共治,从而使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这一系列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并且形成了广泛共识,多次出现在联合国文件之中。在2016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述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倡导“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四大目标,丰富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更好地诠释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所处的时代背景、应当坚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实现、如何治理的相关问题。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的贺信中提到“网络空间关乎人类命运,网络空间未来应由世界各国共同开创”,呼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创人类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系列相关主张的提出和实践,体现了高度的大局意识,实现了从适应、追上国际网络环境发展到主动参与、引领全球网络治理变革的逻辑主线的转变,为解决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推行网络霸权导致互联网秩序不合理以及国际互联网规则体系不健全等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有助于把网络空间更好地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利益共同体。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党课:学习贯彻网络强国重要思想 加快推进全市网信事业发展 党课 重要思想 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