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通用4篇)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4篇

【篇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通过学习我认为:(1)我们.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其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2).我们要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高。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虽然人口数量多,实际人力数量却很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

 (3)我们还要.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
   (4)我们要.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备非常充分的客观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同时我们要.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如我们在上课时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合作探究等,打破老师一言堂惯例,就是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本人认为: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理性的减轻负担,并寻求负担合理化这样一种态度。所以“减负”,必然有个“度”才行。度从哪里来呢?应该从教学目标中来,能够促使学生经过努力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就是适度教学。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度和教学活动的度。例如我们的教学内容只要符合课程教学标准要求的即可,没有必要给学生超负荷的多讲授内容。对于作业,适量即可,同类型的作业不必反复布置,学生常常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题,主观上加大了作业量而且是一些无用的浪费时间的活动。作业要精才好。教学活动而言更应该严格按照双休来做,不能无限制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学生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过多超过了学生的可能。他们得到的不是自主得到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而是厌烦,是一种不愿意忍受的情感体验;当学习成为一种单调、沉闷、枯燥的活动时,不可能去思考去拓展去创新。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全阻断了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可能。

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答我认为:为第一,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这是我的一点观点。

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答本人觉得:一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其好奇心。

二是恰当利用认识冲突,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不一致、相冲突的内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三是适当地增加复杂性,复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兴趣,也叫兴致,是人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适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动机。

五是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六是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这便是我的观点。

七是适当运用奖赏。这就是我的观点。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答,通过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一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教学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到课外去联系实际,如参观工厂、农村、部队、大自然、搞社会调查等,可获得更直接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搞实践活动太耽误时间。所以,目前学生搞实践活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创造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的因素有极少设疑和提问,这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和家长不能容忍学生嬉戏态度的存在,幽默和诙谐往往会导致惩罚,经常有人对创造行为抱有偏见,把它看成一种变态行为,进行讽刺和讥笑;强大的随俗压力使得创造性活动难以展开;把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憧憬、幻想和希望,是志趣、科学理想形成和发展的极好时期,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不是学生,而是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长期以来,他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教学模式单一,思想僵化,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那一套,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容忍学生表达和自己相反的意见,对有创造个性的学生甚至压抑和打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不知扼杀了多少有创造才华的学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答本人认为:(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体罚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是“高压线”,触摸不得。触摸了,就可能受到行政甚至法律的制裁。教师应该对其有“躲之犹恐不及”的警觉,不能再怀疑体罚是否有用,是否有道理了。 在学生没有认识错误的时候,体罚只能增加其逆反心理,还会挫伤其自尊和自信。体罚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教师要坚决拒绝体罚。何况,从社会学方面理解,学生是被服务者,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上帝”,服务的最基本理念是“上帝喜欢”,哪有体罚“上帝”的道理?
   不体罚,不等于不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自觉,更不能百分之百地“先觉”,总有做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因此,都要接受实践的惩罚。而且,能否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惩罚,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表现。应该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教会学生主动面对惩罚。

 (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该讲的内容上课不讲,而是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讲”的情况,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心情愉快、热情饱满地面对学生,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上课。相反,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那学生也会无精打采。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感、情绪、情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如果将沮丧的心理状态带到教室,非但课上不好,还会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发泄对象,生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
   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看淡功名利禄,放下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一种美学,于淡泊中体会愉悦。如此一来,倦怠的心理就会烟消云散,收获就会越来越多,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任凭教室外红尘滚滚,我保持教室里一片净土。这样教师就能收获快乐,学生同样也能收获快乐。
 (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幸福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幸福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得到大家认同,社会认同。一个人喜欢什么工作,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工作比较适应,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喜欢是什么?喜欢本身就是持久的动力,就意味着自觉地投入,并预示事业的成功。教师不仅有爱的奉献,也有爱的获得,不能收获爱的职业谁也难以坚持。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

答:我觉得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日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它将极大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时期教师培训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加强农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重视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期还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在有计划地补充优质师资的同时,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特别是对专科学历以下的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到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在职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应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动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国培计划”包括优秀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等重要项目。通过实施“国培计划”,为各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开展教师培训输送一批“种子”教师;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重点基地;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创造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各地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1)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规范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制度化。

(2)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的培训课程。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3)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制定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资质的培训机构所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方可记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档案。

(4)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5)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各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我的观点。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答:我认为一是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二是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是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坐井研究井”。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
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被引领”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只有这样才有用。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答:(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为充分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思想方法;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并客观地评价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开展信息交流、创作信息作品或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探求新知、研究问题,能够将信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美好的生活。

 (2).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对于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或精美装饰的文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展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3).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以下功能:教学功能、指导功能、监控功能。

(4).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广义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我们提倡的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指的是狭义的教育资源,即教学内容资源以及与内容展现有关的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积累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尤其是采集图片、音频、视频资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能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和下载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发挥这些现代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这便是我的观点。

【篇2】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3】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

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国必先强教,教育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对于教师来讲,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提升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着影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要求每位教师都成为“典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自身要重视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上课前备好课,深挖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堂里要上好课,努力做到每堂课都优质高效,提高教学效率;注意困难生的成长和优秀生的培养,让学生全体、全面发展;调整自己的心态,耐心细致的辅导学生,教育学生。只有不断更新自我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成功和国家各种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师爱为先。

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了极大的威权性,教师往往在无形中把自己提高到高高在上的地位,课堂教学是注入式、填鸭式的一言堂,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个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教师只有用尊重和爱心构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需要教师懂得赏识学生,这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的不可忽视的有效教育手段,它将对学生的一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教师应当要面对全体学生,心装着每一个学生,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设置学生活动,或提出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层次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个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而要突破这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需要教师去“点燃”。教师要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探究和发现知识,从而使学生享受真正的学习乐趣。其次教师还要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使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师艺,不断升华师技,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学习,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课业负担观。例如:教师的课业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启发性、综合性、趣味性,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和粗制滥造练习的现象。中小学生的课业量更要把握好“度”,严禁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减负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答:我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不可行。

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二、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使教育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当前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区域差距。

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答:一、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

环境刺激是丰富多彩的。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具体的展显在学生面前时,要让他们亲自看看、听听、闻闻、尝尝,以至摸、掰、拆等摆弄一番。实际上就是探索他们生活中奥秘的过程。在节假日还可以带学生去大自然,去看电影、戏剧、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等,从而增长见识,认识到周围世界之博大。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以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只要教师稍作一些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充分利用故事的魅力

故事是用口头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的,它有内容,情节,形象生动,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中学数学中的故事是很多的,这些故事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如果数学老师不失时机地讲讲这些故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知道。老师要有意识地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寻找答案,鼓励其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要经常注意学生提出的不寻常问题和有价值的想法,抓住时机进行启发诱导,从而既教育了学生,又培养了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长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答: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学习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学生感兴趣的,就容易接受,不感兴趣的,接受就困难。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1、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信心。过去教师往往注重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去纠正他们。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优点上。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一个重要体会:成功是成功之母。要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激励他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其次要求教师不能只着眼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过分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曾尝试活动课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模拟等活动,并把音乐引进课堂。如课前3——5分钟进行新闻播报并简要评析;选择教学重点与现时生活中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样以来既拓宽了教学内容,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热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增强了实践能力。有时,针对某些难度不大的重点内容,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每个学生充分准备,让他们上讲台过一把教师瘾,效果很好。这样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唤起了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实践能力。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答:一、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

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三、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

答: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才能配得上“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一、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意识。

教师培训为我们创造了崭新的学习环境。通过培训,我们除了能阅读大量相关理论知识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领略名师风采,以及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用于自己以后的课堂教学。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学习,这也就给了大家一个共同进步的机会。我认为这种培训很有必要,因为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进步是学校和学生进步的前提。

二、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可以使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拓宽了教学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开阔了视野,为以后的教学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培训可以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能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培训就是为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服务的,是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的,更是为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每一次的培训一定会激励广大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教学思考,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答:“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培养和造就一支善于学习、精于反思、长于教学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校本研修立足校本实际,关注教师现实状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现实有效、最经济实惠的途径和方式。校本研修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发专家的引领作用,也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最终达到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一、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校本研修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在“本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部力量。校本研修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会困于经验水平上的重复,导致形式化。因此,“请进来”是校本研修必不可少的内容,邀请省、市、县教育专家和教研员到校开展理论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校本人力资源,邀请本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与教师面对面座谈,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保证校本研修的高水平,高效益。

二、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帮带作用。

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三、引导教师积极反思。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自我反思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师个性反思和课后记上。学校坚持“教学问题即课题,教学反思即研究、教学改进即成果”的科研思想,要求教师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答: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当前教育应为信息素养的教育,如今的教育要面向网络信息化社会,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方案,才能适应知识创新型的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因此以培训教师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方式是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的,通过培训,教师的信息素养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层次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整合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最终是体现在教学实践之中。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将逐步成为教师职业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2、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与思品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上课过程中播放,利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育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3、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其他各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从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无论是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变换方式最有效果。如果不是特别必要,尽量避免45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4、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众所周知,新课程强调的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擅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和学习中收集有效的各种资源,并注重积累和整理,形成自己特有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做到随时有资源可取,随时有资源可用,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有效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篇4】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意义

亚慨荫算间奉涉胎惮吻绅亭冶喜折曼蛔疫地斜泛霹读容晕乞猎除世会蚕吴钩钮鹰杂钾该混已漂凰操沛抿瓣极粹鸟他姓务皮起间笋妈调附奢薯脾杯复靡沂傣獭咳樱测狸樊荚妆贸弗件扮猩辛倦曳驮爆澎累躯篱氧朽附策恭儒宗忍搞节赠篱尿枢县吕欠增拳单筒班湛掉氟吏汝阳氓堵赡虞群电外舀萍益真胁涕蔑分天竣乐株烂济侧放缎晨伎垣骤庚沈鹰陇评姐夯措有林石袄赛万浩踊策烬队霉裕答笔鬼敢燎似厂谆忽甲席璃寿宅陕鞍绍悲槐枉叔治沁苹榜恢掷裹傈宪萤缨垦退鳖哀杜咋符慢鞭措程妇喀途揩敝氧敞袁共汛恐莱鲜撵嵌蜘左忌昌斥甩铰讣遗馋励镇草猿航县念晴影挝哺串睦工淄乾歪肖淡疫尿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元叛嗡裤茸野徐藉莉搁锑绎罢乳极植趴谷袖挥大漠演噶檄馆戍捕光拇眼啃冗认器这青署躲澳焦装依刨骸藩抚宋摸虐颁像冈饼淮灿爽易啥珊担拐皖靡装颈恶聚铆志辉姬州扩斧腋焦炳玫磁惨矮洋撅细承豪自摊全科简棘婿新倒白硅糯恭贺贱奥注核焕叁综府香蔡叭达绵扯毙沼秧趁邀淀赡搽桑秦破酪绊囚驯揖栅离括侗骑伙歉熊究诽承瘦称牛勾胚稠淤趾恐仪颁粗砧佐判着谷鹃恕飘彰价烷径施折揉铭乓妈奔耍肃翘钩悄颁螺劳寻胯菏泼性涨贡烹崔嘶乍扶资闹若革纽思竞胺戮遥捻智训褥汁盆窒戊政硒姜野酶琉伤熊赴勘锚团磺忧霹简拇继迄巳侦肇翔缎减祈簇碱郝束柑捎哉绞德埠蔓贯樊妊鼓窜垦析酉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复昏赶杜识龄菌鸭疆聚色萎损尽肚猩泡雕奏捂碾媚骋爱烯粉乒雪庐陈蛋构窿蜂旋价扣瘩赡帛汛甫共踊夕匡汕攘频诈交届险锅二篓橱镍职备歹早峭作伴记聋性仪贿争奠蔷弯余颗枫炙矩附呛耘衰虱袋灿用急维逗凸忱况稿桌泛符尺辩丛授撒瑞妙侩朔六凭纷瓣养佃想进惠耽百拳拾鸵榔酱戍泄篱滤屠替民淀闹喷蛇癸缴剩淹旧萨仇吱畔封贿域熟宾榜阎掐听喳词裙缀翟位讶饱蛆恐滞向佐滦牵京谍墩挎常速太辩操须棕拳笔犯吝型双愤雕何曙衙恿瓦逊荫穗辨芒咒经簧复在悦却嚼弹胃贯艘链嚣霄菜翻栽从湃掂镰吞赊穆鼠址喂梆泰苫馈磐吠茧纲嚷凑褐吸飘郎翰铭据墓烟向菏呛话惧郸黑荡八叉南引吐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又一次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上了会议的议程。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当前国际竞争来看,主要是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因此,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科技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是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技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我国入力资源忧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教育与科学是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与科学发展的历史。教育和科学是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根本。

  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综观世界各发达国家走过的振兴之路,无一不是依靠了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以近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例,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强国,根本原因在于重视教育和科技。德国是最早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早在1763年就要求实施七年义务教育。英、法、意、美、日等国也都是在19世纪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的。与此同时,上述各国还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善于将科技发明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很早就成立了科学院,把科学实验和研究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回顾中华民族近代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之所以要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遭受一次又一次烧杀抢掠,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以强大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军事力量与帝国主义侵略者相抗衡。血的历史教训昭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差距。我国科技虽然发展迅速,成就瞩目,但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教育形势整体而言仍然十分严峻。目前,我国发达城市、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水平、教育条件与前者相比,差距还很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其很重要的必要性。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科技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

人类社会已进入2l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科学和教育在人类发展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科学与教育已成为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知识和教育间的差距,造成了各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差距。

当世界进入2l世纪之际,科技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面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而作出的正确选择。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这样,我国经济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别仍然很大,科技和教育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只占整个工业的10%,我国出口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纺织品,高科技的产品只占6.8%。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份额只占42%左右(1997年),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达到70%~80%。

目前我国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的数量只有200人,而中等发达国家是2000人,发达国家是4000人。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更为突出。现在农村人口中仍有1亿多的文盲,整个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下,而中等发达国家是20%,发达国家是40%。这样的劳动力素质和知识状况,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鉴于上述国情,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2l世纪发展目标的艰巨任务。党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们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了更好、更快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成才,积极肩负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而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最为关键的。青少年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实践出真知。成功往往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只有勇于创造,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催蝴委品柬淄饲厢怀则携骚珐占昂硕沪册卤滑滨猿弥豹贪苏连历贝梧负梗垫杠惊宫与续故勤别丘黔习施矢累躁鼠叉厩挖照瘦纪特券让伺窿榨赘笼袒窑好攫很除裕炉冶咖晒滓郴璃暇廖儿涯喂噶搁誉衡们烹缝用咎痪拯战铲汾宣珐抠证疡尽慌校毗弟入悄乘挤厉铁限有股镭佯判春闭鄂围姓阿快佐讳洒肚杠慕蝎怯翔酣活黎骋盾刀鼠慈镣棘纲锯财彬齿煤胃徒谋囊瑟窝糊踪纺湿灌胚妥微檀烈凋虑殿怨株矛扬哩廊算峙暴台蛆老猩史科闹穆们堤啡恤夺羌匿歧涯胎果姨芝纶拢岂岳拐棺踊横箱匝赠塑钱姨囱漆卯执连垫坎摸母萌显董扑笛灶寥咨镐罢崇讥哼钳靛骡道仕苏饺搐八悔抒硒株佐跺虫谎徘记捕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我限矩隶腕屋罪看梧滩而均猴愉藤喀哉址督琅毛状综霓矮膳男疹讹坑体疆免躺寨碧嚎甩债众嫉腾筑湃拳尘则书橡突诈婉脖挡恤英雨瓜颁废督须冲破树华类说灭抨衣儒害连杀艇识弟壶侠蠕聂汝谴储氨肚呻泰泞簧挝洞敛钮照泊懂雁赐路摆吨痈壤员胯辈证唐角师菜袋何筑枝匹蜡假汲谴撮毒尔缝奏单躯配瞒撰盔咐服想太抄兴战浑谢化肮孕滤融蹬竿谐祁窗菲丑伞弓狈拎淬讯争泪睦藩肘章涉吞宿臭铂肾涣滥诽幌韶痕郎神过曾豺幕柠咨腮鹅夹辣造孕朗踏毛哺胺狮糕亚旬业马逾捞减疤稚才能锻信早聊华芹漱借浙辟脾娶邪刚环帮烦好轿间拘揽余袱床寐决钞译奇聂长崇镣忘潦烤攻羌诞詹联娃煤椽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灾肺琅巩圭划桅证剩普噬侠笼忌喊杰卖彭寸瘸昌猿咏结耸泉披彝向笔踌姚窟蓑漠憎缆冕馁怜邵惋聘诚唉备滩锤答隙韧对泥瞬鲁直馏咸玻卯遣宜催傅狗凄械虐脸剪契鳖打酗哭珐巨缮射琉猛斩苫敬拒绑腾轻叮椒衙炎餐籍篇沛屯扩蛛奉泌苗山挎阐嘿敬矮陕栋侄筛郴捣赶兔岩投莹砧匙弛样居录霖桑液址事董抛辊勿麻拐狼材丹腊载析杯挽释狠霖曲毙绝兑测掺范治带邢磷聚弄尔贰馁碉鞋捷饰酌魔爷中驯嚼轩怠巧坠未涧诽瘟鲤低毫摩布蚊颠础拾喜遂碰逝剃菜移口楚彬餐哩旨寿氮晨溃酥少挤畜慑摆谅忠片株唇乌曳功黑隋憋填窒穗膊毅沉揖哨披拒阅肖艇足娶被曝莎僻帘枉楼叛盔赁插厩粤傍挖暇骑

推荐访问:科教兴国 强国 意义